首页 > 娱乐 >>正文

王千源:庆幸没有一夜爆红

  从电视剧《空镜子》中的娘娘腔、电影《钢的琴》乐观豁达的倔强父亲陈桂林,到电影《解救吾先生》中“最冷血的绑匪”华子,王千源细腻的表演都变得鲜活起来……而近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公安题材剧《黎明决战》热播之际,王千源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采访,回顾了自己的二十年演艺圈“挣扎”之路的同时,也评价了当下市场饱受诟病的“某些演员不敬业”现象。

  出演谍战题材是被剧本吸引

  《黎明决战》以1946年为背景,程樯(王千源饰)率领曾在战场上一起拼杀的部下接管哈尔滨伪满警察局,出任一职,就任后的程樯一边要与国民党特务、土匪团伙、金宇轩三方势力争夺军火,一边又要解决经济衰落、粮食短缺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这让第一次挑战角色的王千源戏外直呼:“这个领导不好当”。“第一次去演那个年代的小,而且他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我觉得像程樯这样经历的人都有一些痞,就是接地气的、刚强的、不怕死很有生命力的一群人,要不然就死了。”

  近几年一直主战电影市场,此次选择以《黎明决战》重返小荧屏,王千源表示:“这个剧本很吸引我,其一是这个角色,和我以往演的谍战剧里的角色都不太一样,以前都是一些地下英雄,比较正的没演过,然后在城市里面处理各种关系,有当地警察那种关系,也有老百姓的关系,这个以前从来没有演过;其二是程樯和宋红菱(刘诗诗饰)这种‘过去式’的感情线,他们俩不是那种明面上的甜蜜,而是非常深沉细腻又纠结的情感,对我来说也是新挑战。”

  被问及拍摄电视剧和电影有哪些不同时,王千源透露:“电视剧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戏多,很难一点点琢磨其中的细节,很多都是在现场即兴创作,比如程樯和手下吴峥的对手戏中,现场就给改得幽默一些,因为这个人物虽然是个很严肃的形象,但再严肃的人也会有幽默放松的一面,尤其是和关系亲近的人在一起时。”

  其实在《黎明决战》之前,王千源和谍战剧的缘分可以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形容——因为电影《钢的琴》而错失了2011年大热的《借》。“当时《钢的琴》原本可以提前一个月杀青,可是拍到一半没钱了。这个时候姜伟老师(《借》导演)要开机了,没办法,只能把《借》推掉。现在我非常感谢姜伟老师,是因为他才促成了《钢的琴》,才能有《钢的琴》。如果他当时不放我,叫我必须过来,那我也没脾气,因为合同已经跟人签完了,所以没有姜伟老师,就没有《钢的琴》成功的演绎。”

  庆幸不惑之年可以拿下影帝

  身为一个东北大汉,王千源对每一个角色情感的把握非常细腻,他将这归功于自己早年坎坷的演艺经历。中戏毕业后,王千源被分配到北京儿艺演起了“石头、风、太阳”,“回头看这段经历时,就觉得有一种优越感。通过演一些动物、石头,来考虑表演人的那种感受,或者是怎么把人的感受赋予在一块石头上、一棵树上,或者是太阳、月亮,对我演技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除了早年的“边缘化”经历,王千源对表演的敬业更是当下表演行越来越稀缺的。在拍摄电影《解救吾先生》时,为了将绑匪华子被关押的状态完美演绎出来,他七天没洗头,为了更贴近华子如丧家犬般的骨瘦如柴的样子,他提前三天断水,又去蒸桑拿。他也曾为了找到断臂残疾人的感觉,把自己的手绑到后背,用一只手和牙齿练习系鞋带。“我想任何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做没做功课,认没认真做工作,大家一眼能看出来的。”

  就这么跟演技较真了二十余年,直到39岁时凭借电影《钢的琴》拿下人生第一个影帝奖项。许多人都评价他是“大器晚成”,他自己却不认同这一说法。“39岁能得国际上的奖项的,也没有几个。有的人努力工作一辈子,演得比我好,得国际奖的也没几个,所以我觉得我挺幸运的。”不过,王千源的演艺之路并没有因为这个“小幸运”变得一帆风顺,直至出演《解救吾先生》的华子一角,“我觉得对我来讲是一个好事,没有迅速地走向很炙热的演员的地位,相反会让我有很长时间的反思、冷静,然后再有一些好的视角看待目前我的处境。所以我很感谢那个时期没有一下让我大红大紫,如果有那个机会,说不定《钢的琴》之后就没有《解救吾先生》,因为人是很容易自满和自大的。”

  没有一夜爆红、不靠颜值立足,演技派的王千源又是如何评价“小鲜肉不敬业但依然人气旺”的现象呢?王千源直言:“既然很多制片人、导演都用所谓这些小鲜肉们,说明他们有一些可用之处,一些号召力或者是什么。相对来讲,可能是在演戏上,他们有的不是天生就是学表演的,做表演的,是半道出来的,我觉得大家都互相体谅吧。我也希望那些制片人们或者是导演们,你要觉得人演戏不好就别用,到时候用完人家又骂人家,这也不太好。”

  北京晨报记者 冯遐

 

中国都市网:中国都市营销门户!(通过我们让您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互联网,传遍全国!)

资讯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