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正文

互联网+人社行动路线图 刷脸支付将成服务标配

  一张全面描绘互联网+人社发展的蓝图已经呈现在了老百姓的面前。11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互联网+人社2020》),全面部署“互联网+”赋能人社领域的创新行动蓝图。这是互联网+人社领域首次明确规划出台的顶层设计,既反映了国家对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具体细化落地,也暗含了以人社为代表的传统政务领域未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能力的发展趋势。11月30日,在深圳举办的互联网+人社峰会,将首次展现互联网+人社顶层设计之下的行动路线图。

  《互联网+人社2020》提出明确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互联网+人社”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建成较为完善的创新能力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衔接有序、规范安全高效、充分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人社”发展格局。

  对于老百姓而言,互联网+人社就意味着更好的服务体验,高大上的技术驱动之下,办事快捷更容易,材料精简更省心,排队少了更省时。

  创新支付手段 节约了百姓上万小时的等待时间

  社保卡本身具备金融功能和银行账户属性,结合更丰富的第三方支付技术,未来的人社业务支付将更方便。今年6月,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打通医保微信支付流程,老百姓通过手机微信绑定电子社保卡,一键即可完成医保+自费的“混合支付”。这是腾讯的医保联合项目团队与深圳市人社局、南山区卫计委、金蝶公司等多方合作,开通移动医保支付能力,将就诊全流程搬上微信,实现信息化。

  别小看电子社保卡和微信支付的威力。微信在深圳5家医院试点医保移动缴费服务,打破了以往只能线下刷医保卡进行医保支付结算的传统现状。至今已有超过33万的深圳市民使用过“医保移动支付”,省略线下医保挂号、挂号缴费和门诊缴费3次排队步骤,累计为深圳市民节省1.1万小时。这只是互联网+人社诱人社会价值的小小体现。

  人脸识别证明我是我 让群众少跑腿

  传统身份认证流程十分繁琐,单位上报信息、操作人员复核、各单位再组织退休人员带齐证件组织认证,其中涉及的环节多、材料多。因病重、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工作人员还需上门建模。

  人脸识别技术引入身份认证后,不仅实现了远程认证,更具备高精准的识别率,免去了群众奔波之苦,也大幅提升人社部门每年身份核验的工作压力。看似未来感十足的科技,实际上已经投入应用。今年11月,腾讯公司与南宁市合作推出全国第一张微信电子身份证,其中应用了腾讯优图提供的人脸识别技术。腾讯优图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人脸数据库,在LFW技术评测中腾讯优图以99.65%位居世界第一,每天处理10亿次调用需求,在人社、交通、公安等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建立“电子档案袋” 大数据记录每个人的轨迹图

  “电子档案袋”将聚集整合个人就业经历、职业技能培训、参保缴费、待遇享受、工资收入、权益保障、表彰奖励等数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等数据。融合社保卡应用、服务、管理信息,构筑“用卡轨迹图”。

  过去,政务领域存在标准不统一,信息不连通的瓶颈。推进互联网+人社,将推动规范数据采集和应用标准,连通公安、税务、民政、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共享数据资源,引入社会机构、互联网的数据资源,构建多领域集成融合的大数据应用平台。个人的社会轨迹将汇聚在“电子档案袋”中,办事时无需重新提交资料,大大节省办事时间,同时资料也更为客观真实。

  事实上,这些只是腾讯与各地人社部门合作,在互联网+人社领域上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在《互联网+人社2020》正式出台后,、企业、社会如何进一步参与到落地建设中,形成良性发展?互联网能力将带给老百姓什么样的服务新体验?大数据如何帮助提升管理能力?

  这些问题都将在11月30日得到启发。由腾讯公司主办的互联网+人社峰会,将聚集来自全国各地人社部门相关人员、行业专家、互联网精英,分享国内落地建设样板案例,描绘互联网+人社2020的完整图景。

 

中国都市网:中国都市营销门户!(通过我们让您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互联网,传遍全国!)

资讯标签:

分享到